首页 > 诗文 > 晏殊的诗 > 清平乐

清平乐

[宋代]:晏殊

春来秋去。往事知何处?燕子归飞兰泣露。光景千留不住。

酒阑人散忡忡。闲阶独倚梧桐。记得去年今日,依前黄叶西风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清平乐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份已不详。晏殊词多表现因时序变换的伤感情绪,这实际上正是封建社会从中晚唐以来“迟暮黄昏”的时代心理的反映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评晏殊词,认为晏词“但一洒落,一悲壮耳”,这正点明了晏词表现了时代心理之悲。在这首《清平乐》中也表达了此种感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徐海荣.中国社会生活文库 中国酒事大典:华夏出版社,2002年:第342页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晏殊简介

唐代·晏殊的简介

晏殊
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7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

...〔 ► 晏殊的诗(368篇)

猜你喜欢

偈颂一百二十三首

宋代释普度

短棹轻帆,风恬浪静。

溢目湖光镜样平,渔歌未起同谁听。

阿干歌

清代洪亮吉

莫听阿干歌,阿干心独苦。棘城西去白兰山,茫茫隔今古。

阿干为弟言,马伤君莫怒。弟言报阿干,连枝本同父。

惜花

唐代张籍

山中春已晚,处处见花稀。明日来应尽,林间宿不归。

读渡江诸将传

宋代王迈

读到诸贤传,令人泪洒衣。

功高成怨府,权盛是危机。

洮湖纪兴 其二

明代王樵

西对三茅意自閒,谁知湖外有青山。小楼堪筑平沙上,两面回看兴未阑。

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

元代柳贯

小谷疏林受数家,年芳犹有刺桐花。白云不为青山地,截断前峰两髻丫。